勤于积累 善于创新 严于律己


日期:2017/06/30 11:15:00   阅读次数:

勤于积累  善于创新  严于律己 

——在2017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周清明 

2017626日) 

  

各位毕业研究生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幸福与感动的日子!我们在此隆重举行2017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庆祝72名博士毕业生、812名硕士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开启新的人生征程。首先,我代表学校,向顺利毕业,即将远行的各位毕业研究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你们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的宽容和理解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悉心栽培你们的老师、一路陪伴你们的亲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刚才的视频短片,回顾了大家研究生阶段的求学之路。几年前,你们满怀梦想与期待迈入了湖南农业大学的校门,开启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几年来,你们潜心钻研、刻苦攻关,实验室里挑灯夜战,图书馆中奋笔疾书,午夜静谧的校园、凌晨疏朗的星光,陪伴你们一路前行。几年来,你们有徘徊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与惆怅,也有坚守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与狂热。几年来,在导师的点拨下,你们突破科研瓶颈,思路豁然开朗,你们从曾经埋头书山题海、学习知识,到如今能站在学术前沿、创造知识。你们发现,那些最痛苦、煎熬的经历,其实收获最大,也换来了点点滴滴的“小确幸”。在这几年里,你们的学识更加渊博,思想更加成熟,人格更加健全,为未来的人生和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你们在农大的这些年,是祖国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的几年。国产航母下水、量子计算机问世、C919国产大飞机首飞、“一带一路”写入联合国倡议......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产生,标志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正在显著提升。你们在农大的这些年,也是学校快速发展、不断进步的几年。我们确定了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牵头组建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动物学与植物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的ESI学科排名稳居全球前1%,且不断攀升;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实现了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863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项目零的突破。刘仲华教授团队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2017年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个,经费高达5250万元。新增了2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陈立云教授、刘仲华教授进入2017年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名单;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你们在这其中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获得授权专利12项,公司年营业额达600万元,为农民减少虫害损失达数千万元的硕士研究生莫博程;获得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作为亚洲区的唯一代表,应邀赴美参加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世界抗原表位分析大会,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高达8.63的博士研究生湛洋等。你们既是农大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农大建设的参与者!与农大相伴相融、与祖国共同成长的峥嵘岁月,将与你们美好的青春记忆一起,丰富着你们的人生!我们将永远铭记你们!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流苏拨动只是瞬间,学位来之不易。同学们,毕业不仅仅意味着对过去的认可,更意味着对未来的期待。今天,你们即将展开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在这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作为学校党委书记和老师,我谈三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要勤于积累。英国作家格拉德威尔曾提出过“一万小时”的理论:一个人要把一件事做得非常好,在这个领域里面取得成功,一定要至少花费一万个小时的努力和积累。大家在校求学科研是这样,走出校园工作创业同样如此。积累需要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求知、共处。积累需要用心,能够做到“勤”和“多”;积累还需要心态平和,能够正确处理好“快”和“慢”的辩证关系,给成功多一点耐心和时间,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厚积薄发,切勿急躁。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我校博士生导师陈立云教授常说,“做科学研究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水稻育种一般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出成果,我的第一个有影响的成果是46岁那年才出的。”他,40余年默默耕耘,育成优良水稻品种65个。可见,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积累是一种毅力,是成功的前提。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勤于积累的有心人。 

  二要善于创新。创新是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从来都是农大人的优秀基因,早已融入了一代代农大人的精神血脉。创新不是漫无目地的颠覆,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而问题往往来自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思考;创新需要敢于怀疑,遇事不迷信权威,多问几个为什么,少一点不假思索的盲从,多一点独立深入的思考;创新还需要永不言败的精神,创新之路不会是一条坦途,更不能奢望一蹴而就,要有韧劲,能够咬牙坚持,不断发起冲击。官春云院士一心扑在油菜科学研究上,自1960年至今,在科学理论上取得了五个重要发现,在技术发明和创新上取得了五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曾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校博士生导师刘仲华教授也是我们很好的榜样。20055月,刘仲华带着他的团队来到益阳茶厂攻关。一次失败、两次失败、三次失败……在益阳茶厂的实验室,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刘仲华联合益阳茶厂技术团队终于找到了最佳温度、湿度和茶叶透气性,让无梗的鲜嫩茶叶也发出了茂密的“金花”。随后,刘仲华团队又发明了黑茶诱导调控发花、散茶发花、砖面发花及黑茶品质快速醇化等加工新技术,科学系统研究探明了黑茶(尤其是富含“金花”的茯砖茶)的健康密码,为黑茶从边销茶蜕变成健康茶、时尚茶,奠定了科学依据,刘仲华教授也因此被誉为“黑茶金花之父”。他曾说过“别人认为干不成的事,你把它干成了,这就是成功,这就是创新!”。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启发,成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享受创新的人。 

  三要严于律己。人生在世,必须时刻怀有底线意识。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不逾越底线,不破坏规矩,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同学们作为社会的精英,在将来的生活中,首先必须坚守法律的底线,在不违法乱纪的同时,还应大力倡导法律意识、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事业。除了法律的底线,同学们还应遵守那些中华文明长久积淀而成的一般性社会公德,也就是道德的底线。守住道德底线体现在许多方面:一是思想上对价值观的坚守,当今社会,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也有太多的诱惑,如果价值观不正确,很容易走入歧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深入践行的准则,它要求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真正做到这八个字,就必须凭借内心的道德力量。二是工作中对职业道德的恪守,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勇于奉献。三是生活中对家庭美德、个人美德的遵守,要心怀对父母的感恩、对爱人及子女的责任,在与人相处时应谦虚、宽容,在面对自身时应自爱、自省。当你们能够坚守道德的底线时,你们就会拥有成熟的人格魅力,社会就能认可你们的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高校学子座谈时所说的:“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面对你们顺利毕业,即将离开母校,虽然我们有太多的不舍和依恋,但雏鸟只有离开巢穴才能成为雄鹰,细流只有汇聚江河才能奔向大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无论你们走多远,无论你们处在什么状态,母校永远是你们心灵的港湾,永远会关注你们、祝福你们,做你们的坚强后盾! 

  衷心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一切顺利、一生幸福! 

  谢谢大家!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