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建筑大家熟悉吗?这是学校的前身修业学堂”“1951年,学校更名为湖南农学院,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2月21日,研究生院团委、研究生会全体干部正在校史馆里上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在校史馆内,同学们跟随着志愿者的讲解,近距离观看一件件藏品和文史资料、历史照片,观览了学校校名变更史、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校园建设等多个模块,了解母校自1903年创立以来的百廿风雨历程,深刻感受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母校今日取得的成就而倍感自豪。
在袁隆平科学精神展示馆,同学们认真聆听了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苦历程。为解决饥荒问题,提高粮食产量,袁隆平院士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杂交水稻的培育中,这种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脚踏实地的追梦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生活从来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馆内,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映入眼帘,有别具风格、大气磅礴的教学楼景观,有“捧一卷经典,浸一身书香”的学子身影。湘农师生用镜头记录书香画意、朝气蓬勃的校园风貌,每一帧都是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在中华农耕文明博物馆里,展示着多种农耕器具模型,这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同学们新奇不已。作为耕读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些模型向同学们提供了系统了解过往耕作制度与耕作技术的宝贵机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蕴含着老百姓尊重自然规律的耕种智慧。
百年校史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学校利用校史上好大思政课,不断开拓思政教育的边界,进一步发挥校史文化育人功能,让研究生在浸润滋养中传承先辈精神,更好地感悟母校百年校史的深厚底蕴,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增强爱校荣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点击下载文件: |